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正逐渐浮出水面——AI的尽头,或许正是电力。作为耗电大户,马斯克旗下的AI公司xAI,其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构建的超级计算机“Colossus”(巨人),正因违反环境规定而面临监管审查,这一事件无疑为AI行业的快速发展敲响了警钟。 据外媒报道,xAI在孟菲斯的超级计算机项目因非法安装多达35台甲烷气体涡轮机而备受瞩目。这些涡轮机的总功率高达420兆瓦,足以为一座城市供电,却远超xAI向当地卫生局申请的“15台设备”数量,成为“非法”存在。南方环境法律中心在近日致谢尔比县卫生局的信中指出,这些非法安装的设备不仅构成了重大空气污染源,还违反了《清洁空气法》中关于有毒和致癌污染物排放限额的规定。该组织呼吁当地立即发布紧急命令,要求xAI停止使用这些发电机,并威胁若未遵守,将建议每日处以2.5万美元的罚款。 Colossus的宏伟蓝图,是马斯克为xAI聊天机器人Grok提供算力支持而精心打造的。这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级计算机,其背后是大模型训练对算力的巨大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电力消耗激增。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数据中心到2026年的用电量将高达1.05万亿千瓦时,凸显了AI发展对电力的极度依赖。而马斯克被控“非法发电”的背后,正是AI大模型这一“吞电巨兽”所面临的电力困境。 回顾xAI的超级计算机项目,自去年6月宣布以来,便备受关注。马斯克曾透露,孟菲斯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将包括20万个英伟达GPU,其中一半在短短122天内安装完成,最终规模有望扩大到100万个。为了支撑这一庞大的算力需求,xAI已向当地提交了14份施工许可申请,预计项目成本合计达到4.059亿美元。然而,即便获得了电网300兆瓦的电力申请和150兆瓦的供电许可(足以为10万个家庭提供电力),这些对于Colossus而言仍然远远不够。 xAI的电力困境并非个例。随着AI大模型的异军突起,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斯坦福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大语言模型GPT-3一次训练的耗电量就高达1287兆瓦时,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而GPT-4的参数和计算量更是GPT-3的数十倍,能耗也随之激增。此外,大模型还会带来碳排放增多的问题,谷歌等科技巨头已公开承认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显著增长。 能耗问题正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绊脚石”。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曾公开表示,未来AI的耗电量将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期,因此必须在能源方面取得突破。他强调,更多气候友好型能源,特别是核聚变或更便宜的太阳能和储能技术,是AI的发展方向。这一判断也促使奥特曼加大对核聚变的投资,他向核聚变初创公司Helion Energy投资了3.75亿美元,创下了个人投资纪录。 面对AI大模型的能耗与污染难题,行业内外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除了发展清洁能源外,加强AI技术的创新与优化也成为关键。通过不断改进AI模型与算法、更新使用高效能硬件、优化数据中心设计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实现更高的能效。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模型压缩、剪枝、量化、异构计算芯片等新技术的出现,已使日常使用AI推理的单次能耗持续下降。 然而,要真正实现AI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加强对AI项目能耗和排放的监管。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在绿色AI技术方面的投入,推动AI与环保的深度融合。社会各界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的AI发展环境。 总之,AI的尽头是电力,但电力并非AI发展的终点。通过技术创新、能源转型和多方合作,我们有望为AI大模型找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