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财政局传来喜讯,深圳专项债“自审自发”改革试点成功落地,首轮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高达76.76亿元,且平均利率保持全国最低水平。此次发行的资金广泛覆盖民生、产业、新基建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地方上报的专项债项目需经过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联合审核,流程繁琐且耗时较长。然而,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为这一局面带来了转机。该《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选择部分管理基础好的省份及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的地区进行试点,以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意见》精神,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山东省(含青岛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四川省以及河北雄安新区在内的多个地区被纳入试点范围。这些试点地区可滚动组织筛选形成本地区项目清单,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无需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即可立即组织发行专项债券,项目清单同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 “‘自审自发’机制的推出,显著减少了审批流程,将大幅提高试点省区的专项债券融资效率。”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杨娟对记者表示。这一机制不仅简化了审批程序,更赋予了试点地区更大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更灵活地安排专项债资金的使用。 除深圳外,其他试点地区也在积极推进“自审自发”改革试点。今年2月27日,厦门市成功发行了2025年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6.15亿元,标志着厦门市在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工作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次发行的专项债券涵盖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新型基础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多个领域,共涉及64个项目。 此外,湖南省也在积极推进“自审自发”改革试点。3月份,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成为试点地区中首份详细披露的“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出台,为湖南省的专项债项目申报和审核提供了更加明确和高效的指导。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自审自发”改革试点陆续落地,不仅提高了专项债项目的申报和审核效率,还有利于试点省份自主灵活安排专项债资金的使用。同时,“自审自发”机制也有助于提升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效率,带动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 冯琳进一步预测,随着“自审自发”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加之当前财政政策加力扩内需的必要性加大,预计从4月份起,新增专项债发行将逐步提速。她预计,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有望达到1.5万亿元左右,比一季度增加逾5000亿元。这一预测为市场提供了积极的信号,也预示着未来专项债市场将迎来更加活跃的发展态势。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