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anner咖啡因店员与顾客纠纷处理不当而登上热搜,两天内9次成为微博焦点话题,小红书上关于“Manner事件”的讨论更是持续发酵。事件背后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服务问题,更是连锁品牌在处理顾客与员工关系时的态度缺失,以及行业普遍存在的效率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冲突。 6月17日,两起店员与顾客的纠纷被曝光,而Manner的处理方式——单方面要求店员道歉或辞退店员——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弹。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站在了店员一方,对Manner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门店只有一名员工?为何不能让顾客与员工都得到合理的处理? 实际上,“一人店”是Manner引以为傲的效率模型。只有当日营业额达到6000元以上时,门店才会配备两名店员。这一模式下,咖啡师不仅要负责咖啡的制作与拉花,还要承担打包、补货、店面消毒、咖啡机清洁等一系列工作。以一杯20元的咖啡为例,300杯或许是一名咖啡师的承受极限。 这样的工作模式让咖啡师这一曾经充满浪漫情怀的职业,如今也笼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前有“瑞幸咖啡师烂手之痛”,后有“Manner咖啡师牛马之言”,咖啡师再也不是人们向往的“轻体力工作”。 一位曾在Manner工作的95后员工叶生分享了她的经历。她因忍受不了互联网公司的长期加班和内卷而选择裸辞,希望找到一份充满获得感的工作。然而,在Manner的工作经历让她大失所望。长时间的加班、低工资、严格的监控和惩罚制度让她感到身心俱疲。四个月后,她选择了逃离。 叶生的经历并非个例。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着高强度、低待遇、高离职率的问题。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许多企业忽视了员工的感受和福利。这种“效率至上”的企业文化不仅损害了员工的权益,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Manner的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咖啡行业生态位危机的缩影。在价格战的背景下,中间态品牌如Manner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不得不将成本控制和人效比放在首位,导致了对员工的过度压榨和服务质量的下降。 咖啡行业的价格战已经让许多品牌陷入困境。瑞幸咖啡一季度的净利润率已降至-1.3%,星巴克在中国的营收也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下滑。这种低价竞争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也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和打工人。 对于咖啡品牌而言,如何在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同时,兼顾员工的福利和消费者的体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真正关心员工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