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破破烂烂,小猫小狗缝缝补补”,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萌宠经济持续升温的深层原因。在宠物成为越来越多家庭重要成员的背景下,我国宠物数量持续增长,宠物市场蓬勃发展,宠物经济规模不断攀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已达5928亿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8114亿元。 作为宠物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宠物医疗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宠物医疗龙头企业新瑞鹏却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新瑞鹏集团,作为国内宠物医疗的领军者,近期撤回了在美国的上市申请,暴露了其背后的经营困境。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新瑞鹏的净亏损分别为10.00亿元、13.11亿元和14.1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40亿元。这一连串的亏损数字,让人不禁要问:为何在宠物医疗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却亏得如此惨烈? 供给端:盲目扩张,营收高利润薄 新瑞鹏是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先行者,拥有宠物护理服务、供应链服务和本地生活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借助行业扩张的东风,新瑞鹏迅速扩张,收购了超1290家宠物医院,成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然而,盲目的扩张并未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反而因高昂的成本侵蚀了利润。 据招股书数据,新瑞鹏大举并购后,门店数量增至近2000家,员工规模也扩大至约1万人。兽医、医助及美容师的人工成本持续攀升,成为了企业的一大负担。此外,管理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也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一些中小型宠物医院以低价策略和灵活的经营模式吸引了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分流了新瑞鹏的客源。 宠物医疗市场虽然“蛋糕很大”,但“吃到很难”。新瑞鹏的困境并非个案,许多曾试图通过扩张争夺“它经济”红利的中小型医疗企业也早已关门倒闭。据统计,2024年初至3月底,国内已有144家宠物医院倒闭。 消费端:投诉攀升,高消费低质量服务 除了高额成本,宠物医疗企业还面临着不利的市场舆论环境。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宠物医院的投诉超过2346条,主要涉及收费贵、误诊、过度检查等问题。众安保险的理赔数据也显示,2023年宠物主在单只猫、狗身上的单次平均就诊花费分别为2390元和2786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宠物医疗的高收费和不规范行为让他们感到不满和发愁。而宠物医院则面临着设备使用成本高、药物选择范围小等运营压力。此外,由于行业标准不一致、医疗价格缺乏监管等原因,一些不良宠物医疗诊所存在乱收费现象,进一步破坏了宠物医疗环境。 服务端:宠物医生压力大,百亿大市场缺人才 在宠物医疗行业,医生的培养和留存也是一个老大难题。由于行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人力依赖程度也相对较高。然而,我国宠物医生数量不足,缺口巨大。这不仅限制了宠物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扩大规模的能力,也加剧了宠物医生的工作负担。 宠物诊治需求的大幅增加不仅提升了宠物医生的工作量,也给他们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带来了压力。同时,行业乱象导致的消费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危机也直接影响了宠物医生的工作。此外,宠物医生的收入与他们的培养成本和工作量之间存在不对等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医生可能追求收入而牺牲医疗质量和职业操守的问题。 魔幻的宠物医疗:如何破局? 尽管宠物医疗行业前景明朗,但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实现盈利并不容易。宠物医疗行业需要解决供给端、服务端、消费端的一系列问题。 从长远来看,在保证企业存活的前提下,“能省则省、能强则强、能拓则拓、能火则火”可能是更好的经营逻辑。宠物医疗企业需要优化运营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搭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拓展增值服务以增加收入来源并提升客户黏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以提升市场认知度和吸引力。 尽管宠物医疗行业在蓝海之下藏着诸多挑战和吐槽声,但强刚需的支撑有望让它穿越行业周期的起伏,发展得更快更稳。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宠物医疗企业仍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且亏损在扩大。这说明,在宠物医疗行业赚钱并非易事,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来应对市场的挑战。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