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多机构、部门纷纷打出政策组合拳以稳定市场,银行理财公司也积极行动,通过增持ETF、自购旗下理财产品等方式,表达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然而,尽管银行理财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构成,其入市渠道正在不断被打通,但理财公司的含权投资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权益投资能力的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理财公司积极行动,传递市场信心近期,为传递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发文增持ETF,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苏银理财、中邮理财、徽银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北银理财等均表示将加强ETF投资,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其中,浦银理财更是明确投向的ETF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中银理财也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并计划通过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此外,兴银理财、杭银理财更是拿出“真金白银”,自购旗下理财产品。杭银理财再度追加投资旗下含权型理财产品超2亿元,兴银理财也拟近期自购公司所管理的含权理财产品5000万元,并已申购多款产品。这些实际行动不仅提升了市场信心,也彰显了理财公司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坚定看好。 含权投资规模偏低,权益投资能力待提升尽管政策利好不断,但理财公司的权益投资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06万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了25%,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银行理财总规模比例也降至0.2%。从理财公司近期陆续披露的详细理财业务报告看,除浙银理财、北银理财、光大理财和渝农商理财四家理财公司外,其余28家理财公司穿透后持有权益类资产规模仅略超5000亿元,为5227.86亿元,各家权益类资产规模比例算术平均值为2%。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财公司权益投资能力尚在建立初期,这主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投资者偏好、机构策略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理财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比例逐年下降,权益投资比例在2024年末已降至2.58%,资产余额为0.83万亿元。然而,这一数字与理财业务报告的披露数据存在偏差,课题组认为,0.83万亿元可能是把优先股等债性资产同样纳入权益类资产统计口径,而理财业务报告的权益类投资规模才是更真实的资本市场投资情况数据。 混合权益产品规模占比成考量指标,超1/3机构权益类产品规模为0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作为含权比例较高的产品代表,其存续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财资金入市的情况。然而,从理财业务报告数据看,28家理财公司2024年末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合计为4493.37亿元,其中混合类产品规模占大头,达到4225.62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仅为267.75亿元。 分机构来看,贝莱德建信理财的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排名第一,达到6.90%,但旗下两款权益类公募产品规模较大,贡献了较大的规模比例。农银理财排名第二,规模占比为6.86%,但农银理财未发行权益类产品,混合类产品规模较大,是唯一一家超千亿元的理财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超1/3的理财公司2024年末存续权益类产品规模为0,其中不乏国有行理财公司、股份行理财公司和合资理财公司。 投资者偏好与投研能力制约权益投资发展理财公司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投资者偏好和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的制约。银行理财客群主要脱胎于传统的银行理财群体,相比于公募基金投资者,其风险偏好较低,对产品的净值波动敏感程度高。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于产品的净值波动敏感程度高,也间接导致了管理人在投资端无法配置过多的权益头寸和权益类资产。 此外,理财公司在投研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公募基金基于基本面研究与价值投资打造的一整套主动投研架构已较为完备,而银行理财基于客户稳健性特征,对低波权益投资的风格研究、策略研究、组合配置还在初期,适合行业特点的差异化投研框架尚不成熟。理财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频次也远低于基金公司的量级水平,这进一步制约了其权益投资能力的发展。 展望未来:多策略布局与投研能力提升并重展望未来,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发展方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光大理财认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多资产多策略的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布局;基于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追求绝对收益的低混产品仍是混合类产品规模扩张的重点;被动策略的指数化投资将是理财公司布局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重要方向。 招银理财则建议从产品创新、资管机构投研能力提升、风险管理和产品宣传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同时,理财公司还需要在战略资源布局、投研体系重塑、投资能力积累以及投资者教育上多下功夫,持续加大资源投入。 中邮理财表示,客户对理财投资偏好的认识以及理财公司自身能力建设都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但从政策支持、经济转向、股市升温、无风险利率长期低位震荡等方面来看,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能力建设又刻不容缓。理财公司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权益投资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