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存款利率的调整已经成为市场的常态。跟随国有大行的步伐,多地中小银行纷纷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调整,涵盖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降幅普遍在20至40个基点之间。 经过连续多轮的存款“降息”之后,银行业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存款利率倒挂。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国内银行3年期平均利率为2.512%,而5年期平均利率却为2.461%,长短期利率出现了明显的倒挂。业内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市场对未来降息预期的强烈。 农商行成降息主力军 在中小银行中,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了此次降息的主力军。例如,兰州农商银行将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7%下调至2.6%;甘肃银行更是将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3.0%大幅下调至2.6%,降幅高达40个基点。 广西富川农村商业银行、广东澄海农商银行、广西平乐农村合作银行等多家机构也相继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调整。其中,不乏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甚至五年期存款利率的全面下调。 河南西平中原村镇银行今年以来已两次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降低。此外,还有多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广西宾阳农商行、湖北京山农商行等也加入了降息行列。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凸显 尽管银行已经进行了多轮降息,但净息差仍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点1.54%,显示出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愈发明显。多家中小银行的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即长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存款利率。例如,贵州册亨富民村镇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5年期,湖北宜城农商行调整后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高于5年期。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5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的中长期限平均利率均有所下跌,显示出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趋势的延续。 降息背后原因解析 对于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的原因,业内专家给出了分析。一方面,银行面临着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有继续下调负债成本的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在银行业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中小银行可以缩小与大行在负债成本方面的差距。 此外,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也与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增强有关。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未来金融机构或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贷款利率,银行有动力通过调整存款期限溢价以降低综合负债成本。 业内普遍认为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预计,三季度仍有降息的概率,原因包括经济动能可能转弱以及地缘政治扰动加大的风险。在此背景下,银行业或将继续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压降存款成本、减缓息差缩窄压力。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