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伦司(09869)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接获新交所有关建议第二上市的上市资格函。这一函件并不构成对建议第二上市、集团及/或该公司股票价值的任何指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建议的第二上市并不会涉及增发新股,倘若建议的第二上市顺利完成,该公司的已发行普通股将继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进行买卖。 海伦司的董事们相信,完成在新加坡的第二上市后,将为公司提供一个进入新加坡证券市场并发展其在该市场地位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知名度,并为其国际业务的拓展提供助力。尽管此次建议的第二上市并不会在新加坡进行任何股权筹资,但公司认为这一举措将拓宽其股东基础及未来的筹资渠道,长远来看,有利于推广公司的企业形象并提升其证券的流动性。 截至7月4日收盘,海伦司在港股的报价为2.21港元/股,市值达到27.97亿港元。海伦司的第一家酒馆于2009年在北京开业,致力于成为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平台,并凭借“10元一瓶啤酒”的低价策略迅速走红。 2021年9月10日,海伦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9869.HK,成为港股“小酒馆第一股”。然而,距离海伦司风光赴港上市不到3年的时间,在中国酒企纷纷奔赴新加坡开拓新市场的背景下,海伦司也迎上了这股追“新”潮,被视为其寻求新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海伦司表示,新加坡的第二上市将有利于其拓展国际业务。实际上,海伦司在海外的首家门店就是在2023年5月在新加坡乌节路开业的。然而,在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伦司关闭了194家门店,并录得了高达16.01亿元的年内亏损,这一数额接近2021年同期的8倍。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海伦司在2023年进行了战略转型,坚定地向平台型公司、轻资产模式转变,并主动调整了存量门店网络,大力发展合伙人门店网络,以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重新进行长期的市场布局。这一战略转型在财报中得到了体现:截至2024年3月19日,海伦司拥有503家门店,其中500家位于中国内地,2家在新加坡,1家在中国香港。而截至今年6月,海伦司在新加坡的门店数量已经增至3家。 加盟模式的轻资产战略不仅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也与海伦司未来的战略调整相匹配。在人员方面,海伦司也进行了大幅的优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伦司自有员工675人、外包员工2104人;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伦司自有员工1637人、外包员工4029人。门店数量的收缩意味着人员减少和开支下降,2023年的人力服务开支仅为2.99亿元,同比减少了70.2%。 在业绩说明会上,海伦司高层多次提及通过提高人效来实现降低成本的举措。加之固定资产减少带来的投入减少,海伦司在2023年实现了净利润1.81亿元,而2022年同期则净亏损16.01亿元;年内经调整净利润为2.8亿元,而2022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为2.41亿元,同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从财报来看,海伦司门店收缩幅度最大的市场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然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海伦司的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却与一线门店相近,甚至超过二线门店。这或许解释了海伦司为何在关店战略下仍能保持整体单店日均销售额的增长。 展望未来,海伦司计划在2024年新开400家门店,这一目标已在业绩说明会上由管理层明确提出。目前,海伦司已经开设了50-60家新门店。这一开店目标的设定主要归因于海伦司去年重启了加盟模式,并且目前进展良好。 去年10月30日,海伦司官方公众号发文称,海伦司合伙人门店数量已达56家,签约意向合伙人174位,待审核合伙人申请超过10000份。而截至今年3月28日,合伙人门店已签约383家,其中188家已开业。这些合伙人门店的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部分门店甚至创下了单店最高单日营收纪录和最多等位桌数纪录。 此次海伦司选择在新加坡进行第二次上市,无疑将为其开辟新的交易市场,吸引新加坡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交易,为股价和交易量注入更多活力。这一举措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海伦司的国际知名度,为其未来的国际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