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与依赖愈发显著。然而,欧盟却似乎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试图摆脱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但遗憾的是,欧盟的这一努力并未如愿以偿,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近日发生的两件大事,更是让欧盟的制裁策略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引发了内部的激烈争议。 在欧洲议会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欧盟的能源和贸易政策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指出,欧盟在禁止俄罗斯能源后,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如今又加征中国汽车关税,这无疑将给无数人带来失业的危机。欧尔班的言辞犀利,直接点出了欧盟政策的痛点。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欧尔班在议会现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生了激烈的交锋。他斥责欧盟的虚伪,揭露了欧盟在冲突爆发后,表面上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实际上却通过印度或土耳其等渠道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实。匈牙利因此被指责为“亲俄”,这让欧尔班感到极为讽刺。 这场制裁事件对俄罗斯几乎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反而让欧盟自己陷入了困境。失去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后,欧盟的生活水准大幅下降,电价和天然气价格飙升,能源密集型产业的产量也大幅下降。这一系列后果,无疑让欧盟的制裁策略显得得不偿失。 然而,欧盟似乎并没有从俄能源事件中吸取教训。相反,他们再次将黑手伸向了中国。尽管在调查草案中,欧盟官员并未找到中国汽车对欧盟造成的实质性伤害,但他们仍然执意通过了“征税提案”。这一举动无疑激怒了中国,也引发了中国的反击。 中国对欧盟的白兰地品牌征收了高额的保证金,这让欧盟白兰地产商和法国干邑业感到惊慌失措。他们开始拿“规则”说事,准备上诉至WTO。尤其是法新社,指责中国出尔反尔,违背了之前的承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中国商务部在宣布征收保证金时,并没有针对任何一方,而法国却急着对号入座,这无疑是心里有鬼的表现。 中国的反击不仅仅是对白兰地征收保证金,更是一个警告。如果欧盟继续变本加厉,那么原产自欧盟的乳制品、猪副食品等都将可能面临反倾销调查。中国并不介意一个个调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欧盟对华对俄的制裁策略,无疑是自讨苦吃。在全球化大趋势下,中欧本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然而,欧盟却选择跟在美国身后,主动与中俄脱钩,挑起竞争对立。这一举动不仅损害了欧盟自身的利益,也破坏了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 如今,欧盟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在制裁不成的情况下,欧盟自己先内讧了。这无疑是欧盟玩脱了的结果。未来,欧盟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政策,重新调整与中俄的关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