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进入加速期,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各大头部企业纷纷积极布局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劲动力。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大模型市场中标项目的已披露金额已超越去年全年,增长超过160%,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其中,央国企单位成为采购客群的主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在这一背景下,科大讯飞凭借其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厚的行业积累,脱颖而出成为央国企的首选大模型合作伙伴。 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指出,自主创新是科大讯飞取得成功的关键。自去年5月讯飞星火正式发布以来,讯飞星火迅速迭代,模型能力持续稳居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并深度赋能刚需行业,拓展大模型应用边界。 在今年的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刘庆峰公布了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应用成绩单,并发布了讯飞星火4.0 Turbo及多项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包括多模AIUI交互标准、多模态视觉交互、超拟人虚拟人交互能力等。其中,讯飞星火支持用户创建个性化数字人,实现随时随地与自己对话的场景,这一创新功能备受瞩目。 此外,讯飞星火还是国内唯一一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出的全民开放大模型。科大讯飞、华为、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正式启动,为国产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刘庆峰强调:“只有在真正自主可控的平台上,才有真正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未来。” 央国企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央国企选择科大讯飞作为大模型合作伙伴,这背后离不开科大讯飞在技术底座的自主创新和全国产算力平台的优势。然而,仅仅这些还不够。科大讯飞服务的央国企客户涉及运营商、金融、交通等诸多不同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讯飞星火的优势在于对多个行业的深厚积累。早在启动大模型研发攻关时,科大讯飞就立下了“1+N”的大模型研发架构,将认知大模型应用在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去年,科大讯飞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了十二大行业大模型,今年已与龙头企业共建了20多个行业大模型,覆盖超过300个应用场景。 例如,中国海油与科大讯飞共建的“海能”人工智能模型,针对海上油田的稳产增产、安全钻井等场景,构建起数据驱动、业务协同的新模式。中国绿发与科大讯飞共同发布的泰山大模型,则是绿色产业内的首个行业大模型,为每一位绿发员工都配备了一位专属AI助手,提升工作效率。 深耕行业,打通大模型落地在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刘庆峰还分享了科大讯飞在大模型落地方面的经验。他们构建了从“建算力、理数据、训模型”到“落场景、保安全、精运营”的全套解决方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解决大模型落地难的固有顽疾。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科大讯飞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大模型解决方案。通过“通用大模型+专业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方案,兼顾成本与效果。例如,科大讯飞与中石油等企业联合研发的昆仑大模型,就是“通专结合”的代表之一。 一系列细分行业的标杆案例,帮助科大讯飞在央国企客户中迅速打开局面,在众多国产大模型还苦于迟迟无法落地应用时,科大讯飞已在垂直领域率先形成先发优势,引领大模型规模化应用。 在发布会的结尾,刘庆峰总结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的五个关键词:顶天立地、自主可控、通专结合、端云联动、软硬一体。他坚信,只有坚持这五个关键点,人工智能才有大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以自主创新为驱动,深耕行业应用,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