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股掀涨停潮,人形机器人赛道愈发拥挤 11月4日,机器人概念股在股市上掀起了一股涨停潮,机器人、拓斯达、柯力传感等十余只相关股票纷纷涨停。这无疑再次证明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程度,越来越多的资本和玩家开始涌入这个领域。 科技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成新焦点 从三星给本土机器人厂商Rainbow Robotics投资超3亿人民币,到波士顿动力、本田、特斯拉,再到OpenAI、微软,随着生成式AI时代的到来,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新角逐已经悄然展开。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如今正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 技术瓶颈待突破,商业化仍需时日 然而,人形机器人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人大小的人形智能机器人WABOT-1。但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依然遥遥无期。性能和成本,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核心因素。 人形机器人需要更高的技术集成和融合,对更大的数据集进行建模,并对语言和指令有更强大的理解力。随着大模型的普及,这一现状正在发生改变。从Transformer到GPT系列,模型的参数量级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这使得语音、视觉、决策、控制等多方面技术能够与人形机器人直接结合,全面提升其能力。 底层技术进化,商业化曙光初现 尽管如此,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还有一段路要走。当前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能力范围相对有限,且缺乏替代效益。在C端市场,消费者对其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当下主要发力的点还是在B端场景中进行探索。 同时,基础技术的短板仍需补齐。电池续航、制造成本等问题亟待解决。但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将推动人形机器人从高价走向低价,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大厂有望领跑 马斯克预测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远期需求是100亿台,即便最终达到预期的十分之一,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作为中国,拥有最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制造业基础,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无论是B端还是C端,未来都有旺盛的需求。 在国内市场,优必选和达闼科技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但长远来看,小米、字节等大厂更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它们在人才、资金、市场、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有望在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进程中脱颖而出。 上游产业链机遇凸显,关键企业值得关注 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中,上游的能见度和赚钱效应要强的多。减速器、伺服、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成本的大部分。其中,绿的谐波在减速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汇川技术则在伺服电机领域表现出色。这些关键企业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收益。 长期跟踪,静待花开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短期的热炒并无意义,需要的是长期跟踪与关注。只有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技术、市场、产业链等各个方面,才能找到那些真正具有潜力的企业和投资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人形机器人这朵明日之花的绽放。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