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迎来大变化!今天早盘,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扩大至2%,蔚来、小米等个股表现抢眼,小米股价更是创历史新高。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的涨幅也一度达到1%以上,A股也随之一度反弹。与此同时,国债期货盘中出现巨大波动,30年期国债一度大跳水,但随后又被资金快速拉起,其他期限国债亦有类似动作。 昨日港股和A股全线下跌之后,有署名为“高盛交易台”的消息传来,称交易部门在平均名义金额方面意外地偏向买入(1.2倍)。跌宕买盘主要出现在下午交易环节,且大多来自海外对冲基金,而非多头。 今天早盘,多空争夺较为明显。在外围市场表现并不算好的背景之下,港股却突然奠定了一个多头的基调。早上开盘,港股小幅高开,稍作整理之后,便开始拉升。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2%,恒生指数也一度涨超1%。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等个股一度领涨超2%,江西铜业股份、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等个股跟涨。港股新能源汽车板块震荡走高,蔚来一度涨超6%,理想汽车一度涨超3%,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等也跟随上涨。科网股领涨,小米表现强劲,一度涨超6%,再创新高。 盘中,腾讯也传来大消息。港交所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腾讯控股全年共回购3.07亿股,总金额达1120亿港元。从2022年6月大股东Prosus开始出售腾讯股份开始,截至2024年12月27日,腾讯回购总额已达1876亿港元,超越同期Prosus的售股金额1745亿港元,完全抵消了大股东售股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盘过程中,多空的争夺较为明显。随着港股走强,A股也一度翻红。然而,抛压依然较重,A股随后走弱,港股涨幅也收窄。期间,国债市场表现更是“有趣”。3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带动各期限国债期货大跳水,这激励了权益市场的上行。然而,国债期货随后再度反攻,权益反弹再度受阻。当前,国债期货与股票的跷跷板效应显得尤其突出。 那么,权益市场究竟如何演绎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权益市场杀跌时,的确会有抄底资金进场。署名为“高盛交易台”的消息指出,高盛交易部门在平均名义金额方面意外地偏向买入,但名义金额仍然较低,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兴趣的恢复。在行业层面,他们最主要买入的是半导体、汽车和电池板块;而券商和医疗保健则是主要卖出对象。 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回首2024年,港股整体震荡上行。其认为,港股目前仍处在高性价比区间。展望2025年,港股流动性宽松有望延续,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趋势不改,微观层面除港股通带来增量、外资也望阶段性回流。港股基本面复苏的大方向较为确定,复苏进程关键看增量政策落地速度,同时美国对华政策也可能对基本面产生扰动。 刚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也表示,关于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考虑,既要兼顾需要与可能,也要做好与中长期规划衔接。去年出台政策的效应将持续显现,今年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的空间。总的看,我们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