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简称《一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了“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提升至国家层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指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涵盖了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改变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育部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玉碧教授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强调,《一号文件》的发布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在生物育种、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积极布局,企业不仅有望提升自身业绩,更将推动我国农牧行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加速迈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定供应贡献坚实力量。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企业创新的不断深入,农牧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具体而言,《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等。同时,文件还强调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的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并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此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智慧农业等也是文件关注的重点。 在政策的指引下,多家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生物育种领域,大北农和隆平高科等领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稳步前行在生物育种的赛道上。其中,大北农已累计获得多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和大豆的安全证书,并持续强化生物技术优势,加速开发新技术、挖掘新基因。隆平高科则已累计有多个品种通过国家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稳步推进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质生产力的智慧农业方面,新希望、神农集团、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等养殖上市企业也积极布局,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农牧行业进行赋能。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和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均多次强调数字化对提升农牧行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在政策的引领和企业的积极推动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引领我国农牧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