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金融市场迎来重要动态,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23个基点,报7.2110元,这一数值不仅标志着自4月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下调已达335个基点,更创下了自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人民币汇率指数的下滑趋势,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延续了上周的跌势,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35,环比下跌1.42,同样触及2023年9月以来的新低;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3.32,环比下跌1.54,为2024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1.06,环比下跌1.49,更是自2020年9月以来首次跌破该水平。 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但市场专家对于人民币的长期走势仍保持乐观态度。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邵宇在接受南财快讯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增加了市场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短期内确实给人民币带来了一定压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人民币走低的同时,美元也呈现出反常的持续贬值态势,这反映出市场对美元稳定性及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信心有所动摇。当前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的高企,正是这一市场情绪的直观体现。邵宇强调,“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反而具备不小的升值空间。”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无需对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过度担忧。管涛分析指出,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冲突可能加剧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进而提升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预计将使美元指数走势偏弱,这反而有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管涛还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丰富的汇率调控经验,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走低的同时,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DXY)也在持续下跌。4月11日,美元指数跌破100大关,报收99.7906,为2023年7月以来的首次。截至4月14日11时12分,美元指数进一步下探至99.6290。这一趋势表明,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强势地位正面临挑战。 中金外汇分析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短期走势将取决于市场关注重点的切换以及稳汇率政策的发力情况。如果市场更加担忧美国激进关税政策导致的衰退风险增加,而中、欧等经济体能够通过财政扩张有效提振经济,使得美国经济预期弱于主要非美经济体,那么人民币汇率将得到一定支撑。在此背景下,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以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