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蚂蚁集团发布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细披露了公司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报告显示,自2021年起,蚂蚁集团的运营排放(范围一、二)逐年下降,并已连续三年实现了企业自身运营排放的碳中和。 蚂蚁集团通过“减”、“替”、“抵”三大策略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减”指的是绿色建筑、绿色运营等减排举措;“替”则是将自运营园区90%以上的电能替换为绿电;“抵”则是通过VCS+CCB认证的高质量森林碳汇的碳抵消。这些措施共同推动蚂蚁集团在2023年的运营绝对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了43.19%。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首次对蚂蚁集团的“范围三”(指价值链上下游的碳排放)进行了全面盘查。经过核查,蚂蚁集团识别出与自身相关的12个碳排放类别,并对其中数据质量较高的11个类别进行了披露。核算结果显示,蚂蚁集团“范围三”11个类别的总排放量为764,179.17吨二氧化碳当量,为推动价值链碳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Carbon Trust碳信托中国区总裁赵立建表示,蚂蚁集团对“范围三”的全面盘查和逐年进展的碳信息披露,在国内企业中起到了榜样和表率作用。这不仅是对“双碳”目标的积极响应和扎实推进,也体现了蚂蚁集团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的决心。 蚂蚁集团不仅在运营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还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减碳效能,助力业务可持续发展。例如,蚂蚁集团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绿色计算能力体系,通过高质量、高效的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降低算力能耗。这一能力体系已投入规模化应用,帮助蚂蚁集团的服务器中央处理器效率在2017年到2023年之间实现5倍增长。 此外,蚂蚁集团还结合区块链和物联网(IoT)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碳足迹核算。例如,蚂蚁集团为城市集中供热打造的“智慧供热+区块链”生态解决方案,在2023年已上链“可信热量表”近10万台,减少能源使用量约为2万吨标准煤,碳排放减少约为5.2万吨。 在服务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方面,蚂蚁集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发布国内首个小微企业绿色评价团标《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蚂蚁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底,“小微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已累计支持839万小微经营主体,引导小微企业向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转型。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认为,蚂蚁集团和网商银行探索出的“小微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领先性,开辟了一条以智能化工具帮助小微企业以低成本获得绿色金融支持的新路。 蚂蚁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表示,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坚持和专注,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在一些社会需要的领域做出真正的改变。蚂蚁集团将继续加大探索和开放,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创新模式和技术方案。 此外,蚂蚁集团发起的生态类公益项目“蚂蚁森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8月,蚂蚁森林的用户提出申请、并由蚂蚁集团累计协议捐资超过34亿多元,已经种下了超过4.75亿棵树,助力全国11个省份的生态修复工作。蚂蚁集团还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生态保护,通过修复海草床、红树林等方式推动海洋生态保护。 世界经济论坛自然倡议大中华区总负责人朱春全博士认为,蚂蚁集团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相应的公益支持不仅多年持续不懈,还呈现出了路线清晰且体系化的思考和行动。蚂蚁森林作为将生态修复与自身业务相结合的典范,为超过6亿的用户展示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带来的积极影响。 蚂蚁集团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和公益投入,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