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届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平安健康险作为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型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正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号召,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为核心,积极探索并打造数字化健康管理方案。 全流程数字化健康管理,助力慢病防控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严峻形势,平安健康险深知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构建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为此,公司全面升级了“乐健康”服务体系,联合多家医疗临床及科研机构,推出了涵盖数字化评估与诊断、数字化生活方式管理、数字化监测及奖励在内的全流程数字化健康管理方案。 在数字化评估与诊断方面,平安健康险利用大数据模型,对用户的基础信息、疾病状况及生活习惯进行全面专业评估,生成“医疗级疾病诊断”标签。在数字化生活方式管理上,公司根据用户的疾病诊断标签,量身定制专业的“健康处方”,旨在通过营养配比、身体机能提升、睡眠质量改善和健康信心树立四大方面,促进用户健康。同时,针对慢病人群,平安健康险还推出了数字化“四高一重”管理方案,助力用户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及超重问题。 为了提升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平安健康险在数字化监测及奖励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公司结合用户健康管理过程数据,设置了游戏化互动体验和多元奖励机制,通过越运动、越健康、越奖励的良性循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突破传统痛点,构建慢病智管新模式 多年来,平安健康险在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领域不断探索与深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7年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保险条款,到2023年升级就医理赔模式,打通“家医+就医+理赔”全流程,再到如今全面升级的“乐健康”服务体系,平安健康险的健康管理能力不断进阶。 在“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和保险论坛”上,平安健康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助理林晟介绍了公司通过数字化运动健康、数字化减重管理方案、数字化疾病风险监测三大实践场景,打造的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安样本”。这一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慢病管理服务可及性低、缺少动态监测、管理效率不足等痛点,构建了更具精细化、规范化的数字化慢病智管新模式。 其中,数字化运动方案通过专业的运动任务、丰富的运动场景和多元进阶奖励机制,促进慢病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数字化减重管理则通过医疗级、数字化、个性化和游戏化的服务内容,助力用户科学减重;数字化疾病风险监测则包含了24小时健康动态监测、家医主动照护管理、心脑风险及时预警、紧急情况一键呼救等多项服务,全方位实时守护用户健康。 护航人民健康,共创美好未来 平安健康险始终秉承护航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未来将继续提升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推进保险保障和医疗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公司也将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号召,践行保险责任与担当,为百姓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产品服务,助力百姓构建健康生活方式,共享健康发展价值。在数字化健康管理的新时代,平安健康险将引领行业前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