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ETF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国内市场涌现出诸多创新“打法”,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一方面,头部机构稳坐宽基ETF的“宝座”,紧抓核心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ETF总规模由年初的2.05万亿元迅速扩张至3.73万亿元。截至年末,ETF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的公募机构已达5家,超千亿元的公募机构更是有12家,相较于年初的7家,增长势头显著。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三家机构始终位居ETF管理规模前三,且年内新增管理规模均超2000亿元,合计占ETF总规模的四成以上。 亮眼的规模增量,主要得益于头部宽基ETF的“吸金”魅力。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新增2285.38亿元居榜首,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也分别新增了1988亿元和1263.23亿元。同时,在中证A500ETF的“排位赛”中,这三家头部机构也紧跟发力,旗下产品规模均在150亿元以上。 然而,部分表现欠佳的行业主题ETF则成为头部机构规模“失血”的主阵地,如新能源车ETF、光伏ETF等规模缩量均在20亿元以上。 另一方面,除了头部机构的带动作用,多家大中型公募机构也在ETF业务方面加大发展力度,成果斐然。嘉实基金、南方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均新增超千亿元,排名分别上升了5位和3位。同时,芯片、红利、海外等权益方向以及固收、另类资产等方向的ETF“爆款”不断涌现,为公募机构贡献了可观的规模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溢价不断的跨境ETF也“多点开花”。景顺长城基金的纳指科技ETF全年收益率近40%,成为2024年跨境ETF业绩冠军,为公司带来了超70亿元的规模增量。 尽管大中型公募机构普遍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但受货币ETF收益率下行、行业主题ETF没有风口或遭遇止盈赎回等因素拖累,仍有部分公募机构的ETF管理规模增速缓慢甚至出现下降。 展望未来,ETF扩容仍有广阔空间。随着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和投资回报的逐步提升,华创证券策略团队预计,未来市场有望助力ETF规模增长驶入快车道。华泰证券研究所则认为,目前我国ETF市场仍以股票型产品为主,创新型产品有待拓展。参考美国市场,固收、商品、主动型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我国ETF多元化产品矩阵有望进一步扩容。 此外,跨境互挂ETF的推出也降低了跨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未来,跨境互挂ETF有望更广泛地覆盖东南亚、中东等市场。 在ETF生态方面,投顾业务为ETF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投顾是资产管理、共同基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为投资者创造了附加价值。随着我国鼓励基金投顾发展,ETF的投顾生态有望逐步完善。围绕ETF可以开发多种策略,如ETF组合策略、结合衍生品的策略等,满足投资者实现收益增强、对冲风险等特定需求。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