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的头衔,曾在三年前港股IPO未果的微医控股,如今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刺。2024年12月31日,微医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招银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按2023年收入计算,微医控股以10.24亿元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稳居行业榜首,市场份额高达10.6%。同时,微医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通过按人头付费和按价值付费模式提供健康管理会员服务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 微医控股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自2004年成立以来,公司从最初的线上医生预约平台挂号网,逐步发展为拥有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的行业领军者。2020年,微医在天津推出了以智能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医联体——天津市数字健共体,进一步拓展了其业务版图。 早期的微医被划归到“互联网医疗”赛道,与平安健康、京东健康等先行者一同竞技。而如今的微医,则紧跟“AI”热潮,不断在AI医疗领域深耕细作。2024年3月,微医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联手攻坚医疗大模型。同年11月,微医自主研发的多款医疗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算法备案,展现了其在AI医疗领域的强劲实力。 微医控股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AI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平台两大业务板块。AI医疗业务涵盖健康管理会员服务、云药房以及增值服务,通过AI医生、AI药师、AI健康管理及AI智能控制等应用,为医生、药师、健康管理师及监管机构赋能。数字医疗平台则提供数字医疗服务、线下医疗服务以及企业会员等,满足常见病的数字咨询、诊断、跟进以及处方执行等需求。目前,微医在数字医疗平台上已连接约1.15万家医疗机构和31.80万名医生。 财务方面,微医控股的业绩表现令人瞩目。2021年至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逐年攀升,分别为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其中,AI医疗服务的收入贡献日益凸显,2024年上半年更是达到14.4亿元,营收占比近八成。尽管目前微医控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已呈现收窄趋势,显示出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 然而,微医控股在冲刺港交所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国内对AI医疗的监管及法律框架正在迅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与执行仍将持续变化。此外,公司股权结构中,创始人廖杰远已卸任所有职务并放弃投票权,这背后的原因与公司曾受到的证监会处罚有关。但微医控股已就此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并积极调整股权结构,以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 此次港股IPO,微医控股预期将募集资金用于在天津及中国其他地区扩张健共体、AI技术扩张及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及管理效率等方面。未来,微医控股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的精神,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