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税务服务关口前移,开展面向新办企业的“开业第一课”活动,是新时期税务部门助企帮扶的暖心之举,旨在帮助新办企业更好适应“新手期”,稳健走好“经营第一步”。 春节过后,吉林辽源龙山区税务局在办税服务厅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业第一课”,多家企业、个体工商户相关人员踊跃参加,反响热烈。课程中,税务人员讲解条理清晰,内容实用全面,从开业到日常经营涉及的税务登记、税种核定、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重点环节都进行了细致讲解。特别是设置的“模拟办税小剧场”,通过模拟办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让参训人员进行实操演练,轻松掌握了电子税务局注册、申报、手机开票等操作方法。 “开业第一课”不仅是税务部门优化服务的生动体现,更是确保政策红利落实落细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国惠企政策频出,涉及范围广、支持力度大。税务部门以“开业第一课”为抓手,为新办企业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政策辅导,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同时,将新办企业适用的政策及解读、操作指引、风险提醒等内容打包推送,为培养新办纳税人形成及时申报、真实申报、完整申报的法治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引导纳税人合法合规经营。 要讲好“开业第一课”,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创新开课形式及内容,通过组建“新办企业服务队”、配备网格员等方式,充分利用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完善后续跟踪、定期回访机制,紧紧抓住新办企业所需、摸清企业所想,确保“开业第一课”既实用又好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跨部门合作,探索拓展授课内容,联合市场监管、人社、金融等部门,推出针对性更强、涉及范围更广的新办企业“套餐式课程”服务,形成助企合力,共同助力企业成长。 此外,“开业第一课”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延伸。从企业成长周期来看,对优惠政策掌握不及时、有偏差的问题,不仅新办企业可能遇到,“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在投资新厂、跨地区经营、“走出去”开拓市场等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应适时总结“开业第一课”的经验和做法,探索推出跨区域涉税事项“第一课”、企业“出海第一课”等服务,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情况的企业需求,提升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水平。 “开业第一课”的开展,折射出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期待相关政府部门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更多企业的成长壮大保驾护航。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