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更是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了首位。回顾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亮点纷呈的消费成绩单背后,财税金融政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春之际,记者走进热气腾腾的消费市场,亲眼见证了财税金融如何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不断打开消费新空间。 在提升消费意愿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成为拉动市场销售增长的重要引擎。春节前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大品类“国补”政策正式落地,让众多消费者得以享受实惠。上海市民陈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利用政策优惠,为自己置办了新手机:“旧手机用了5年,屏幕都裂了也没舍得换,这回‘国补’加上平台跨店满减和地区消费券,新机一下子便宜了好几百,确实划算。” 政策扩围以来,每天都有大量消费者进店咨询以旧换新事宜。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共惠及6400多万消费者,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产品的销售额超1.3万亿元。今年补贴政策继续扩围,仅1月20日至2月1日,就有1470.4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886.7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政策加力扩围的背后,是财政资金的坚实保障。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达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中央财政已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同时,金融手段也为政策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补贴申领支付流程不断优化,消费体验越来越便捷。 在增强消费能力方面,减税降费与优化金融服务并举,助力消费者减负增收。以新能源车为例,购车人不仅可以享受以旧换新补贴,还能通过延续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节约税款。同时,普惠金融正加速发力,推广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支持农民致富增收;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投放,助力稳就业稳收入。 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金融推动供给端增强与需求端的适配性,满足越来越多元和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随着冰雪经济的兴起,浙江台州三门的滑雪装备产业迎来了发展良机。当地金融机构专门为滑雪装备产业开发了“共富·冲锋贷”金融产品,为这一类企业贷款打造“直通车”,助力企业扩大产能、拓展产品线。 此外,金融机构还不断优化细化产品和服务,灵活适配居民在居住、健康、家政等方面越来越细分的消费场景。如浙商银行的“云宅贷”业务,为装修家庭提供灵活提款的贷款额度,并根据装修进度合理安排支出。 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与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双向奔赴”、互相激发,共同推动实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 展望未来,财税金融政策应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消费发展。专家建议,要进一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加大对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的支持;同时,财税金融应加大力度支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并将更多资源向潜力巨大的县域消费倾斜,覆盖更广阔的消费人群的多层次消费需求。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