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资央企与DeepSeek的“牵手”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风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家央企接入DeepSeek,涵盖能源、通信、汽车、金融、建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国资央企全面开展“AI+专项行动”的决心和力度。 在这股风潮中,能源央企率先垂范。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中化、国家能源集团等一众能源巨头相继宣布,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全面接入企业自有的AI大模型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能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更为央企提供了更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通信领域同样不甘落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已率先布局,通过接入DeepSeek模型,提升了智能客服、云计算等场景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的落地。 汽车、金融、科技、建筑等领域的央企也积极拥抱DeepSeek。东风汽车旗下自主品牌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即将应用于公司旗下多个自主品牌车型。中国能建则通过深度融入自主研发的“能AI”助手,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赋能,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新突破。 然而,全面接入只是央企拥抱DeepSeek的一个开始。如何将DeepSeek的通用化技术方案与具体业务需求深度结合,仍需要大量定制化开发和测试。中广核、中国石化等央企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集团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提升行业大模型的训练质量,实现深度推理与行业认知的深度融合。 业内人士指出,DeepSeek的出现实现了AI平权,未来AI的竞争将聚焦于数据规模和质量。央企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与DeepSeek结合后,数据流通与市场化进程将加速。汽车行业的大模型可用于企业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升智能驾驶和车载交互能力。交通与物流领域等央企也可能会利用AI技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路线规划、智能仓储管理等。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运营商凭借高质量的智算中心和算网平台,为DeepSeek的部署、推理及微调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通信运营商有望通过调用智算中心资源,显著提升云计算和AI业务的收入,增强新兴业务的盈利能力。 国资央企在加速布局AI大模型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国资委的号召,全面实施“AI+”专项行动。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国资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 众多企业也提出了各自的明确目标。中国海油表示将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务实合作,力争“十四五”末整体数字化率达到50%,“十五五”末达到80%以上。中国华能则称将基于国产算力底座、平台和模型,加速构建数智华能生态,系统化、专业化、平台化开展“人工智能+”专项行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方面展现出强劲的投入与合作态势。通过自主研发、行业大模型开发、对外合作及政策支持,央企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AI技术生态。实施“AI+”专项行动,国企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然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提醒道,推动“AI+”专项行动要与各个行业的技术特点、目前的技术水平阶段相结合,不可“一哄而上”、“一刀切”。需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企施策。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