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大盘蓝筹股回撤较多,上证50指数盘中一度跌逾1%。然而,上证指数在3400点附近获得支撑,小盘成长股表现相对较强,北证5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微幅上涨,市场成交量保持平稳。 盘面上,煤炭、房地产、ST、减速器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保险、酿酒、银行、电信服务等板块则跌幅居前。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概念继续保持活跃,减速器方向再度领涨,板块指数大涨近4%,连续第五日上扬,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近52%。纳川股份、东利机械、大叶股份等多股20%涨停,襄阳轴承更是近15个交易日收获10个涨停,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逾190%。宁波东力连续4日涨停,南方精工亦连续3日涨停,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火爆行情可见一斑。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几乎每日都有相关新进展和技术突破的消息传出。昨日,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标题为“全球首次完成侧空翻的人形机器人:宇树G1”的视频,展示了其具身智能的最新成果。视频中,宇树G1机器人在地面原地起跳完成了侧空翻动作,并且落地时能够保持体态平衡,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进入了新阶段。 此外,中国(南京)软件谷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也于近日正式启用,国内首款可实现26个主动自由度的仿人机器人“夏澜”同步亮相。该机器人面部采用高强度仿生材料,可精准呈现噘嘴、做鬼脸等复杂表情,展现了我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也崭露头角。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RoboCup德国公开赛成人组决赛中,来自中国的清华火神以9:0的绝对优势战胜东道主德国Sweaty,强势夺冠,彰显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实力。 同时,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也于日前曝光。这款机器人不仅能跳舞、能“比心”,还能听懂语音指令并按照指令去完成相应操作,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化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为27.6亿元,但预计到2029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2035年更将飙升至3000亿元。国海证券指出,2025年厂商相继入场机器人本体制造,大厂持续布局AI大模型,全行业加速人形产业链建设和商业化、量化落地,上游需求等待放量,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在新股市场方面,今日江南新材正式登陆A股市场,开盘即较发行价大涨逾526%,随后继续高走,盘中最高涨幅达712%。截至午间收盘,江南新材报收83.47元,涨幅达691.9%,创今年以来新股首日最大涨幅,远远超过此前星图测控407%的涨幅记录。同时,该股换手率也高达73.86%,显示出市场对其的高度关注。 江南新材是PCB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供应商,一直专注于电子电路铜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核心产品包括铜球系列、氧化铜粉系列及高精密铜基散热片系列,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江南新材在铜球系列产品领域拥有全球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和41%,且在氧化铜粉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居于领先地位。 得益于近年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的迅猛发展,PCB市场快速回暖,江南新材业绩也持续增长。202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4.83%,2024年再度增长24.37%。此外,江南新材还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1.48亿元至2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2%至29.53%;净利润为3327.18万元至4393.05万元,同比增长0.94%至33.28%。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