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海洋局传来重磅消息,上海将激发蓝色活力,全力做强现代海洋经济。为此,上海出台了一系列重磅规划,包括《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并印发了《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举措旨在通过科学制定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推动上海海洋经济迈上新台阶。 在上海的规划中,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上海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海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能级。同时,聚焦海上新能源、深海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新兴领域,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除了产业体系的完善,上海还谋划了海洋经济创新示范2.0版。临港新片区将聚焦“海洋+智能制造”,加快构建海洋产业全链综合业态;长兴岛则将聚焦船海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这两个核心区域的发展能级和示范引领作用将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上海还将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健全“海洋+统计”工作机制,完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同时,加强海洋经济分析研判,推进海洋经济总体趋势预测、数字经济与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等研究,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经济的利好不仅仅局限于上海。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福建、海南、青岛等省市皆已出台海洋经济相关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025年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这一数据无疑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各地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近日发布了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将系统谋划务实推进海洋发展工作,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福建则于2023年底通过了《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强化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平衡,推动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海南则聚焦深海油气开发、海洋清洁能源产业链延伸等领域,吸引大型油气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推动海洋经济占比提升至40%。 天风证券认为,海洋经济有效拉动GDP增长,产业空间具备规模。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达11.5%,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政府报告在新质生产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为海洋经济注入了新内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有望获得较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深海装备、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领域。 可以预见,随着各地政策的不断加码和产业的持续升级,海洋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新浪潮。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