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今年的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盛大举办。本次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将聚焦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为全球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介绍,本届论坛年会规模宏大,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共计128场活动。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共同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年会突出了“科技前沿”的鲜明特点,人工智能成为了一大看点。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热门领域,年会将举办多场高水平的专业论坛和成果发布活动。此外,今年还将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通过举办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展示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前景。 在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上,人工智能也将扮演重要角色。据了解,今年共有812项人工智能类项目参赛,占比高达四分之一。在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高水平创业项目,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除了专业论坛和大赛活动,科技部还主办了20余场平行论坛。其中,新增的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备受瞩目,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宝贵平台。 为了提升参会体验,主办方今年将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近百台机器人将成为嘉宾的智能助手,为年会增添一抹亮色。同时,主办方还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了“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并应用了AI同传系统。这一系统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实现演讲者用母语演讲原声进行同传翻译,为国际嘉宾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 在年会成果的发布片、暖场片等视频制作过程中,也广泛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很多视频都实现了人工智能原创,为年会增添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和创新亮点。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总计开展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上千场,累计有数十万名嘉宾和观众参与。如今,中关村论坛已经成为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科技创新和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