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详细介绍了我国下一步稳外资工作的重点方向。他表示,我国将从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不断优化服务和环境等方面入手,全力做好稳外资工作,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商投资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到今年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我国接连对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作出部署。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提出,要适应新形势优化吸引外资政策,及时回应外商合理诉求,出台更多务实举措。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指出,在当前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做好稳外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能显著增强外资发展信心与长期投资意愿,对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起到关键性作用,还能推动产业链升级与技术外溢,引入外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稳外资工作还将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优化服务供给结构,并在稳定就业和税收贡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此前介绍,《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一共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各部门还将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预计,各部门将主要从三方面围绕这20项核心举措进行细化与深化,包括出台针对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的具体操作指南、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开展股权投资的相关实施细则,以及针对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开放政策与扶持措施。 在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方面,商务部去年在境内外举办了28场招商推介活动,今年2月份又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举办了外资政策说明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建议,下一步在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建设方面,要加强商务、宣传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协同作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加强与外资机构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协商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外资开放探索正步入“深水区”。何咏前表示,今年将着力研究在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宋思源也认为,教育、文化等服务业领域将成为未来外资开放合作的重点。他建议,在发展路径方面,可在部分区域或特定领域推动教育及文化服务试点,开展负面清单修订,建立文化作品跨境维权机制,吸引国际版权方合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稳外资工作正迎来新的升级阶段。通过扩大开放领域、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优化服务和环境等多措并举,我国将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外资“引力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更大成效。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