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2025年1月至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最新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在这段时间内达到了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表现尤为突出,达到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增速大幅领先于整体对外投资增速。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也体现了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 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虽然1月至2月完成营业额183.4亿美元,同比下降5.6%,但新签合同额却达到了3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到了309.2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占比近九成。这一数据预示着未来我国对外工程合作将保持强劲势头,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至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出“稳中有进,亮点突出”的特点。他指出,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大幅增长,为未来对外工程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也对此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成绩单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成果尤为亮眼,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决心和信心,也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并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陈建伟表示,这一举措是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海外投资面临复杂的法律环境和金融风险,完善的法律服务和金融支持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而高效的物流体系则是保障海外项目顺利运行的基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认为,强化海外综合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海外社会、经济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升其抗风险能力。他建议,今年为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同时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展望未来,陈建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意味着要实现可持续、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我们将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