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于24日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国家数据局在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新战略。他强调,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持续增加数据供给,以“人工智能+”行动为引擎,赋能各行各业,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 近期,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再次引发全球瞩目。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算法、算力与数据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刘烈宏指出,高质量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如何更好地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呢?刘烈宏提出了四个重点工作方向。 首先,持续推进基础制度供给。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将统筹开展数据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同时,将制定并印发数据产权制度文件,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此外,还将组织开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因地制宜地进行先行先试,为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积累实践经验。在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方面,也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为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刘烈宏强调,“‘人工智能+’行动走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跟到哪里。”为此,国家数据局将强化公共数据资源的登记管理,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的授权运营实施,并建立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引导并做好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工作。 再者,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算力和数据流通利用的需求日益迫切。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将系统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推动算力设施向一体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将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行业数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持续推进数据领域的国际合作深化。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将推进数据领域的高水平开放,为中外数字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他欢迎世界各国企业参与到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进程中来,共享数据发展的红利和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动力。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