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A股市场全天呈现震荡分化态势,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沪指一度触及3300点关键点位,虽最终收盘微涨0.25%,但市场热度与板块轮动特征显著。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则分别收跌0.36%和0.82%,显示出市场内部结构的分化。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复盘自4月7日低点以来的市场反弹,探讨其含金量及背后的投资逻辑。 板块轮动与个股表现:分化中寻机遇板块方面,物流、跨境支付、农药、农业等板块成为当日领涨先锋,而机器人、算力、液冷服务器、旅游等板块则遭遇调整。个股层面,上涨与下跌家数基本持平,但高位股受资金追捧,国芳集团走出13天12板的强势行情,红宝丽亦实现6天5板,彰显市场资金对热点题材的追逐热情。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0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86亿,显示出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 沪指反弹:含金量几何?自4月7日沪指触及3040.69低点以来,市场已历经12个交易日的连续上行,最大反弹幅度约8.9%,逼近3300点整数关口,距离补完4月3日低点的3319.61缺口仅一步之遥。此轮反弹中,“国家队”资金对大盘的维护作用显著,为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市场反弹并非“涨指数不涨个股”。从补缺进度看,除北证50大幅领先外,科创50和微盘股指数也微微领先沪指。但从“自低点反弹后最大涨幅”指标来看,多数指数跑赢沪指,如沪深300ETF、科创50ETF及中证2000ETF近10日涨幅分别达到4%、8%和10%,显示出抄底资金在不同板块间的收益差异。 个股与板块:谁领风骚?全市场5400多只个股中,4月7日至4月22日期间跑赢沪指的股票有1681家,而以“自低点反弹后最大涨幅”超过沪指(即大于8.9%)的个股则超过5000家,表明此轮反弹中个股表现优于指数。具体到板块,除贵金属(黄金)持续飙涨外,互联网电商、零售、半导体、通信设备等多个方向也跑赢沪指,显示出市场热点的多元化。 今日领涨的物流、跨境支付、自由贸易港等概念,主要受政策面提振。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提出18条重点举措,旨在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分析人士认为,这将重塑全球贸易与支付格局,带动银行CIPS相关系统功能迭代升级需求加速释放,提升银行IT行业景气度。 ETF市场:创新药领跑尽管自贸、物流等概念在个股层面掀起涨停潮,但在场内ETF中,这些板块并未有太多体现。实际领涨的主要是创新药ETF、中药ETF等主题型产品,以及行业型产品中的医药ETF、医药卫生ETF。消息面上,多家港股创新药企近期发布财报,成绩亮眼,部分在研产品取得阶段性突破。分析指出,我国创新药研发逐步加速,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对进口药品增加关税有助于国内同类创新药产品的进口取代,提升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创新浪潮中的地位。 结语4月7日至4月9日出手抄底的投资者,目前最有可能赢,也赢得最多。此轮市场反弹不仅体现了“国家队”资金对大盘的维护作用,也揭示了市场内部结构的分化与热点轮动的特征。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市场热点及个股基本面变化,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