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与国防科技领域风起云涌的背景下,通合科技凭借其深厚的电源模块国产化经验和前瞻性布局,正逐步崭露头角。那么,这家企业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自身地位,并规划未来蓝图的呢?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通合科技的生产与研发基地,以求解答。 在探访过程中,通合科技董秘冯智勇对记者坦言:“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潜力无限,但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对我们来说,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 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步入通合科技的生产车间,现代化工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制服,在精密设备前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电源模块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移动。 冯智勇引领记者参观生产线时介绍道:“这条生产线不仅解决了我们全资子公司霍威电源的生产场地限制问题,还满足了国内对多功能军工电源产品的市场需求。” 霍威电源专注于定制化的航空航天特种电源研发与生产。回溯至2021年,通合科技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募资2.5亿元,主要用于推进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和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 “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的核心目的是扩大我们在军工电源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冯智勇解释道。 根据通合科技的初步规划,该生产线全面投产后,预计将实现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年产能14000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年产能5000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军工电源年产能5000台等目标。 继2021年的募资项目后,通合科技在2023年底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募资计划,目标筹集资金不超过7.5亿元,以推动高功率充电模块的产业化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行业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业务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为满足下游客户持续增长的需求和源源不断的业务订单,我们现有的生产能力亟需提升以适应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冯智勇如是说。 据悉,该项目一旦建成,将显著提升通合科技在20KW、30KW、40KW充电模块等领域的生产能力。 技术创新与业务协同 在扩大产能的同时,通合科技对研发的投入也在持续增长。位于西安的研发中心不仅是军工电源项目的研发重地,更是公司在电力电子行业进行前沿探索的“智慧之源”。 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实验室之间,全身心投入到电源模块的研发工作中。 西安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配备了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实验室。作为集团体系内的核心研发基地,这里承载着电力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探索任务。” “西安作为科技教育的重镇,拥有丰富的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这对我们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壮大研发团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上述负责人补充道。 在研发中心内,记者还参观了众多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实验室。这些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了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一个实验室内,记者亲眼目睹了全自动化灌胶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该设备是通合科技为解决传统三防喷涂工艺防护性能不足的问题而专门引进的,通过采用双面灌胶技术,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客户对充电模块的可靠性、低噪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从工艺、技术、设计、器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上述负责人介绍道,其中全自动化灌胶设备的引入便是一个重要的改进举措,它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研发实验室中,冯智勇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电源模块产品,并指出:“这正是连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业务领域的桥梁。这三大业务领域都共享一个技术核心——功率变换技术。” 这一关键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得到了深入应用与探索,并且能够反哺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领域,推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这种技术反哺和业务协同的模式不仅丰富了通合科技的产品线和高性能特点,更推动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冯智勇强调:“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对主流充电模块产品的研发和迭代力度,推动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将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持续推动电源模块技术的创新发展。” 把握市场发展机遇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浪潮中,通合科技成功把握住了政策红利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的快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相关业务的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数量为338.6万台。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到859.6万台,同比增长率高达65%。 在冯智勇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面对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较大需求缺口。 面对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供需矛盾,各方都在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等在内的油气运营商纷纷转型布局;同时,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以及华为、吉利汽车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对于通合科技而言,公司也在紧跟政策步伐,近年来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公司相继推出了20KW、30KW以及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系列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一直是我们公司研发和推广的重点方向。”冯智勇透露道,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充电模块的九代更新迭代,并且在手订单十分充裕。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从性价比、可靠性、转换效率以及防护性能等多个维度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迭代。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