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回购风潮接连涌起,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回购公告,展现出数量大、金额高的显著特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共有158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回购金额合计高达955.49亿元,已超越2023年全年的914.15亿元。 从6月1日至6月21日的统计期内,约有4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完成公告,显示回购计划的顺利执行;约有132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进度公告,展示了回购计划的稳步推进;另有约28家公司虽已发布回购公告但暂未落地执行,显示出回购计划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这一回购潮的兴起,与去年底修订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密切相关。新规降低了上市公司回购门槛,提升了股份回购的便利度,适度放宽了回购基本条件,并优化了回购交易申报的禁止规定。这些政策调整激发了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意愿,进一步促进了回购市场的活跃。 从已落地的回购案例来看,大额回购数量显著增加。统计期内,回购数量超过1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达到34家,其中TCL科技、和邦生物、山东钢铁分别以超过亿股的数量暂列前三。而从回购金额来看,有26家公司的回购额超过1亿元,凯莱英以约8.77亿元的回购额位列榜首,用友网络与TCL科技紧随其后。 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A股上市公司回购占比最多,达1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与医药制造业紧随其后,均占9%;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为8%。这些行业的高回购比例反映了这些领域内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期内有5家*ST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这些公司通过回购股份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对自身股价被低估的积极信息,有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并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回购股份还可以提高公司的负债比率,改变资本结构,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除了回购数量和金额的增加外,今年的回购潮还呈现出回购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注销式回购在A股上市公司中逐渐普及,华泰证券、药明康德等多家公司实施了注销式回购。此外,集中竞价交易仍是上市公司回购的主流方式,美克美家、何氏眼科等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回购计划。而“发债式”回购则因门槛较高而逐渐被上市公司舍弃。 从回购目的来看,大多数公司回购股份是为了实施股权激励以及市值管理。随着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的全面推开,市值管理将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A股回购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