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正积极在中国市场探索并实践创新的业务模式。这一进程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为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 持续深化在华投资布局 面对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与日益扩大的开放格局,国际金融机构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选择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或递交设立申请,以期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近日,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高管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大在华投入力度,以实际行动彰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与长期承诺。贝莱德、摩根大通和富达等外资机构的最新举措,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 贝莱德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其中国区负责人范华明确表示,贝莱德对中国的承诺是长期且不变的。今年以来,贝莱德基金已完成第四次增资,注册资本增至12.5亿元,成为外资公募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的企业。同时,贝莱德建信理财也实现了增资,成为首家获批完成增资的合资理财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4亿元。 摩根大通则积极扩大在华业务版图,其证券(中国)总经理余学勤表示,摩根大通多年来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投入。目前,摩根大通已获得国内四大法律实体的全部所有权,构建起完备的业务平台,成为在华外资机构中的佼佼者。 富达国际同样坚持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其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小薏强调,富达作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外商独资资管公司之一,始终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趋势,并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星展证券总经理王戈也指出,中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市场,外资机构退出中国是个伪命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广阔的市场以及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政策信号,是外资实现长期流入的坚实基础。 利用全球经验 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基金等领域充分发挥其全球经验和差异化特色业务优势,满足本地和全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在银行业方面,外资银行凭借其全球网络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为跨境资金流动和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渠道,协助全球客户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并在熊猫债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在证券行业,外资券商如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摩根士丹利证券,凭借其全球化资源和专业能力,成为中国市场与国际资本之间的桥梁。它们不仅为中国客户探索海外市场提供支持,还帮助海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 在公募和理财领域,外资资管机构如贝莱德、路博迈和富达等,通过引入全球投资理念和产品创新,满足中国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它们在中国成立了外商独资公募和合资理财公司,并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本土化策略 适应中国市场需求 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在华公司的本地化发展,通过本地业务人才招募、业务布局调整等一系列操作,更好地适应本土发展环境。 贝莱德、富达等外资机构高度重视在中国的人才招聘和培养,积极吸纳本土人才的加入,以确保团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具备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本土洞察。它们不追求短期规模和业绩的扩张,而是注重长期的发展路径,并强调将继续强化本土化人才战略,打造兼具本土化与专业化的团队。 面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与新兴机遇,外资机构也在近两年进行了业务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渣打证券(中国)CEO耿琳表示,公司将专注在固定收益业务领域,并发扬集团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金融等优势,打造自身的特色竞争力。 总之,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深化,外资金融机构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精神,为中国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它们通过加大在华投入力度、利用全球经验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及实施本土化策略适应中国市场需求,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