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交流  财经前言
新证网 首页 头条 查看内容
10

AI中医热度飙升,行业迎爆发期但仍面临挑战

摘要: 随着DeepSeek的迅速走红,AI中医的热度不断攀升。年后,知医APP的用户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服务器多次因访问量过大而宕机。知医邦创始人李华渊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趋势显著推动了“AI+中医”的发展。多 ...

随着DeepSeek的迅速走红,AI中医的热度不断攀升。年后,知医APP的用户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服务器多次因访问量过大而宕机。知医邦创始人李华渊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趋势显著推动了“AI+中医”的发展。

多家AI中医诊疗设备和系统服务商也纷纷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年后商业客户数量显著增长。深圳市初芯堂中医馆连锁有限公司的陈经理表示,公司今年AI中医设备的销售预计将实现数量级的增长,整个行业即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终端用户对AI中医的信任度不断提升,市场逐渐成熟。在“赛博中医”话题的带动下,AI中医辅助诊疗的终端市场接受度明显提高。知医邦运营经理董考誉表示,年后每天都有大量电话咨询,实地来公司访问洽谈的B端客户也络绎不绝,可以明显感受到今年市场的活跃氛围。

除了AI中医设备和AI中医APP的用户增长外,终端服务机构也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大经中医旗下的“鹊堂羽坊”AI中医茶饮店年后迎来了多波意向加盟商考察。石家庄鹊堂羽坊店员表示,年后有两三波来自北京、天津的意向加盟商来店考察。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是终端患者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提高,基层中医诊疗机构和药店对AI中医辅助系统的接受度也大幅提升。李华渊表示,公司研发AI中医设备和系统的初衷之一就是提高基层中医诊疗能力。他指出,中国优秀中医资源稀缺,现在国家要求每个基层医院都设立中医馆,但如果没有合格的中医医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借助中医AI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初级中医整体水平的提高。

董考誉也称,年后来访的客户中,有不少是基层社区门诊的代表,基层中医诊疗机构对AI中医设备和系统的接受度在不断提升。以AI中医大脑为主要宣传点的连锁中医诊所“问止中医”目前在国内已开设7家门店。记者在工作日期间到问止中医郑州店实地探访发现,当天有三位医生出诊,每位医生每天限额15个号源,这些号源几乎已被全部预约,就诊者年龄跨度从五六岁到六七十岁不等。

问止中医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今年正在冲刺港股IPO,上市后发展速度会加快。目前公司正在筹备开设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家直营诊疗机构。终端患者对AI中医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陈经理表示,传统中医医疗市场出现了很大变化,消费者或患者会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AI中医设备有数据支撑,可以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再结合专业医生的分析,能够解决消费者信任的问题。

不仅在中医医馆,AI中医诊疗设备在药店、艾灸按摩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同时,随着药食同源品种的不断扩充,中医大健康行业或在AI中医诊疗辅助设备和系统的帮助下实现快速发展。陈经理称,这两年AI中医设备销售增长迅速,公司2023年推出了AI中医诊疗设备“医葫芦”,当年实现销售1000台左右,2024年大概销售了4000多台。今年对接了一些连锁药店、药企等大客户,他们有自己的渠道资源,有的一订就是几千台设备,预计今年产品销售增速会更快,行业将进入一个爆发期。

在DeepSeek大模型走红后,各家AI中医设备生产企业、系统服务商也开始进行技术迭代升级。国内主流的大经中医、问止中医、知医邦、医葫芦等AI中医设备、系统等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均表示,经过多年的迭代更新,各公司的AI中医产品准确度均可以达到90%以上。

AI辅助诊断系统更像是“大脑”,也是各家AI中医设备企业的核心产品。正在申报港股IPO的问止中医在该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医大脑系统并不依赖诊脉,主要通过问诊和舌诊方式进行辅助诊断。”

李华渊对记者表示,DeepSeek非常厉害,不仅对提升中国国家实力有积极贡献,对中医领域也有特别的帮助。他认为人工智能应该首先在医学研究中投入使用,因为语言模型更擅长知识与交流,人类掌握开车技能相对容易,而掌握医疗能力则困难得多。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人工智能应当优先应用在医疗领域。知医邦已开始结合大模型对APP进行迭代升级。

大经中医在其官方账号表示,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底座,公司深度融合其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混合专家核心架构、创新思维链逻辑推理技术,结合中医数据资源,完成了大经中医“岐黄问道大模型V3.0版”的升级。除行业内的现有玩家外,DeepSeek也催生出AI中医系统领域的新玩家。

近日,医药B2B信息服务平台采药猫宣布成功接入DeepSeek,完成了在其中医智能辅诊开方场景的应用验证。只需输入主诉、症状、脉象、舌象等信息,即可通过辨证论治为基层中医完成中医辅助诊断。

尽管业界对人工智能在中医设备和系统中的应用发展寄予了厚望,并有多家上市公司已公开表示公司有AI中医设备或接入AI中医系统,但技术难点和政策问题依然存在。有中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表示,中医需要“望闻问切”,其中的“闻”目前没有中医AI辅助设备可以实现。

李华渊告诉记者,技术方面的困难有很多,这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无据可依。都不知道所用参数是对是错,只能通过测试开盲盒看结果,不断调整。中医标准化的问题就对公司造成了很大困扰。对于未来AI中医诊疗技术的发展,李华渊表示,现在如果问DeepSeek等AI系统能不能看病,他的回答是还不能。DeepSeek有助于看病的思辨过程,但是无法独立看病,因为它既不能查体,也不擅长问诊,也就是无法主动识别并采集人体物理数据。现在AI中医诊疗设备和系统不能直接替代医生,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辅助医生来开处方。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5年、10年之后,像综合医院多部门分工合作一样,将多个AI整合就可以实现AI看病,技术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此外,有业内公司表示,在AI中医诊疗设备的推广方面,目前存在政策相对滞后的情况。医疗诊断是个强监管的领域,限制性法规较多,行政审批相对滞后。诊断软件属于医疗器械范畴,而医疗器械门类繁多,软件是最后加入的,软件注册经常是削足适履,这也制约了诊断软件的开发与运用。在大健康领域,软件类医疗器械的指导性文件也较为模糊,比如应用于消费医疗场景的是否应该与严肃医疗场景的区别监管,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明确要求。

@



1.本文由入驻新证网新证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证网立场。
2.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
4.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10条评论

最新评论...

巧克力豆2025-3-1 09:09引用

极力赞同!

常旭2025-3-1 07:05引用

启发很大,谢谢

老秘2025-3-1 06:39引用

就是这个感觉!

名字不需特点2025-3-1 06:28引用

您的文章深入浅出,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谢谢

很有见地

青红皂白2025-3-1 03:23引用

点个关注

潘熙亮2025-3-1 02:22引用

好文!

金圣种苗2025-3-1 02:01引用

赞赞赞!

海蒂与猫咪2025-2-28 21:09引用

说得对!

林绍晟2025-2-28 19:07引用

同意楼上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10)

本文作者
2025-2-28 14:00
  • 171
    粉丝
  • 16511
    阅读
  • 10
    回复
热门评论
排行榜
Copyright   ©2015-2016  新证网    ( 京ICP备20220262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