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助力低空经济“起飞”,不少地方纷纷制定或计划制定专项法规。自2025年2月28日起,《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无锡市司法局官网也披露,去年《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已列入立法议程;同时,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消息,1月10日,苏州市成功召开了低空经济立法推介会。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这些相关法规的出台,将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它们将为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指引和保障,有力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从具体内容来看,各地制定的低空经济专项法规(包括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均兼顾了“管得住”与“放得开”的原则。一方面,明确禁止相关单位和个人在低空飞行活动中非法采集和处理数据,确保隐私和安全;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无人设备在多个场景的应用,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范围。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既要杜绝隐私泄露、安全威胁等问题,又要允许经营主体在法律框架内自由发展,这样低空经济的市场前景才会更加广阔。他分析称,通过专项法规对低空经济产业进行精准调控的趋势愈发明显,同时,地方专项法规的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具体。在“管得住”方面,将重点加强安全、数据监管和生态保护;在“放得开”方面,技术应用、场景开拓等方面有望迎来更多优化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也于2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初次审议,修订草案主要内容还包括促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 此外,年初至今,我国低空经济在产业生态构建、投融资、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均表现出色。据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年内低空经济领域已有26起投融资案例,金额共计23.7亿元。 在不断完善的法规体系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郭涛表示,今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展很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无人机配送、“空中的士”等尤为值得期待,相关服务的成本有望在技术创新带动下进一步降低。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也表示,今年,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带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许多地方都希望早谋划、早布局,尽快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