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春风化雨,渗透至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强劲动力。从传统制造业的深耕细作到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兴起,从能源领域的革新探索到医疗健康的精准施策,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产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传统产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如同一股清流,助推着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近日,该油田首台联合站室内外“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上岗,标志着“人工巡检”向“机器人巡检”的迭代升级。这款机器人集成了自主导航、避障、图像分析与视觉识别等先进技术,能够24小时连续运行,实现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测、异常报警以及设备优化运行管理。据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二作业区副经理代中华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运行效果良好,跑冒滴漏识别准确率高达100%,已与泵站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为油气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一重能风电叶片工厂作为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同样展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在这里,一台平板电脑即可实时监控工厂的所有运行情况,从温度、湿度到螺栓力矩控制、叶片打磨平整系数等关键指标实时滚动更新,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在线监控和精益化管理。得益于三一集团自主研发的“数字元平台”,工厂拥有了“智慧大脑”,产品缺陷减少了20%,交付时间缩短了30%以上,成为“湖南制造”升级为“湖南智造”的缩影。 在新兴产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是如虎添翼,推动了医疗、交通、城市管理等多领域的智能化升级。重庆高新区作为重庆市打造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之一,正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前不久,重庆复迪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技术成功应用于复杂肺段精准微创切除手术,提高了手术过程中的决策精度,为精准医疗与智慧手术领域的融合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地纷纷推动产业生态创新,构建智能化新生态。湖南围绕智赋底座、智赋供给、智赋应用和智赋生态,积极开展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湖南累计建成5G基站17.6万个,总算力超7000PFlops,同比增长34.6%,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广西桂林也不甘落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桂林版昇腾DeepSeek”全国产化大模型落地。该大模型已正式上线,可为当地各行业带来全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华云大数据有限公司以华为昇腾芯片为基座,在桂林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成功部署了这一大模型,实现了AI赋能企业、调用本地数据库、联网查询推理分析等功能,为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桂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楚表示,桂林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加大与驻桂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力招引人工智能企业到桂林办事创业。同时,桂林还将强化人工智能旅游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文旅应用产品”实现快速发展,打造面向东盟“一带一路”的人工智能先导区。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继续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创新。在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智能化新生态将加速构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