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同时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这一系列政策导向,为外贸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受访专家和外贸企业纷纷表示,今年的外贸工作将围绕“新”字展开,以新政策、新业态、新市场为突破口,推动外贸实现质升量稳。 政策“上新”,打通堵点卡点 自去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迅速行动,有的出台了实施细则,有的制定了配套举措。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委相继发布了多项政策措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地方层面也结合实际,进一步做好稳外贸工作。福建省、辽宁省等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拓展多元化市场,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这些新政策精准打通了外贸发展中的堵点和卡点,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简化进出口流程等措施,将有效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金融支持政策的加强,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增加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等,也将帮助企业应对风险,增强竞争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表示,政策支持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有利于解决海运成本波动等卡点问题,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 “新”动能,开辟外贸新空间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有生力量,正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与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具备到货快、节省费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等优势,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为营造跨境电商行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夯实了跨境电商行业的长期发展基础。例如,《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的施行,简化了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流程,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谈及外贸拓展增量时表示,将推动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则认为,今年在培育外贸新动能方面,应聚焦于贸易新业态、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推动跨境电商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强化规则制定与技术创新。 主动作为,拓展“新”市场 外贸领域的“新”,不仅体现在新政策、新业态上,还体现在企业的主动作为上。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拓展新市场、新客户,开发新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义乌力天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美君表示,公司近年踏上了出海之路,通过“走出去”开拓客户。目前,公司主要面向中东、南美等地区客户,并计划进一步开拓市场,前往墨西哥、肯尼亚等国寻找新的商机。 宋思源指出,企业出海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除了欧美、东南亚市场外,还包括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也成为出海的新生力量,出海产业范围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拓展。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 外贸企业向“新”探索取得成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陈美君表示,政府在商品展会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了拓客平台。宋思源则认为,未来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将成为中国企业重要的海外市场,我国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已形成一定领先优势,企业有望加快“走出去”步伐。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