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开展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的通知截图在业内悄然流传,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份被多位业内人士视为“高可信度”的《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这份方案从集采品种和投标企业准入标准、报量竞价等采购规则、分量规则,到优化落地实施措施等多个维度,对集采政策提出了全面的优化方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第十一批集采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早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便特别提及“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为集采政策的优化定下了基调。一位医疗政策研究者向《科创板日报》透露,第十一批集采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家医保局已召开优化集采工作研讨会,多个省份的医保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政策的调整方向。尽管有医疗行业观察者表示,方案的具体条款还需等待官方公开征求意见稿后才能最终判断,但无疑,集采政策的优化已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破局“唯低价”中标现象,引导理性竞争“此前集采把价格压得过低,就算中标也没有多少利润,全行业利润下降会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医库软件董事长涂宏钢一语道破了集采“唯低价”中标现象的弊端。2024年12月30日公布的第十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更是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卷”集采,投标企业中选率约53.3%,创下历史新低,多个药品降价幅度在80%以上,有的甚至降幅超过90%。 然而,从流传的优化方案来看,竞价规则或将迎来重大调整。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有人提出以次低价的1.8倍作为限价标准,而非最低价的1.8倍,这一变化旨在克服“唯低价”的导向,同时引入质量、供应能力等管控标准,防止断供现象的发生。此外,方案还提出将中选价的1.5倍作为医保支付上限,超过部分需自费,这一举措将医保支付标准和实际价格进行了适度的分离,有助于引导企业理性定价。 涂宏钢认为,这一变化是此次方案最大的亮点。如果报价大于1.5倍,就按照1.5倍来定价,各企业定价可能会相对理性。对于没有降价中标的企业,也留有一线生机。按照这个思路,相关政策正式出台后,竞标过程将相对温和理性,不会像原来一样出现超低价中标的现象,而不中标就完全没有机会。这是一场群体性博弈,整体在往温和方向走。 B证企业面临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优化方案中的另一大亮点,是对B证(委托生产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企业的严格监管。风云药谈创始人张廷杰指出,方案中“满足一定生产年限,持有人或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具有累计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药品实际生产经验”的规定,将对B证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预计至少一半以上的B证企业会受影响,因为大部分的B证企业缺乏生产管理经验。如果严格实施,受托方必须两年以上生产经验,估计要将近一半的B证企业可能面临资质问题。 此前,不少B证企业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在集采中获得更多的中标机会。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买证不生产的企业将逐步失去集采资格。涂宏钢认为,客观上要评估B证企业是倒卖批文还是生产,实际生产的企业国家会继续支持流转。有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纯B证企业共1097家,但其中有四成(436家)B证企业还没有药品批件,即“空证”。 金春林表示,对于B证企业,现在开始收紧,强调质量监管。此外,特殊生产线的需求可能上升,特别是生物制品、中药注射剂等一些高风险的品种,需要工艺要求高的一些品种,混悬液等一些具备生产特殊产线和合规记录的企业,大型的能接受复杂型制剂的企业更受到市场青睐。 实际上,早在第十批集采中,就对B证及相关企业作出了更多限制。从整体的集采政策优化趋势来看,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面临价格与质量的双重压力,仿制药企业竞争的压力可能会加剧。今后对中标药品的质量要求会更高,部分依赖委托生产的中小企业,可能因资质不符会退出市场。金春林同时表示,行业集中度会不断加大。头部、大型仿制药企业,有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供应能力更强,可能会更容易中标。因此市场份额会向大企业集中。靠报低价的小企业有可能退出。 报价逻辑转变,企业需提前布局不同于此前的低价中标策略,第十一批集采的报价逻辑将倾向于合理利润和可持续发展。涂宏钢认为,未来还有生物类似药、胰岛素、中成药等集采。主力品种集采后,有一些可能会萎缩,新的药再上来,形成梯次循环。报价上需要平衡价格和质量,再看竞争格局。其次转向院外市场也是趋势之一。 有消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将启动第十一批集采,下半年适时启动第十二批。2025年国家和地方联盟集采的药品品种总数预计达到700个,覆盖更多中成药、中药饮片及高值耗材。对于企业来说,在报价策略方面要开始提前布局了。金春林建议,价格和质量要同时并重,要做好以成本为依据的精准定价,合理设定报价范围,避免报价太高或过低导致利润受损。同时,要注意供应链与受托方的协同,提前做好产线合作方的选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密切关注后续的招标政策的细则,特别是续约的细则。等到第十一批规则出来后,续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要考虑到续约情况来确定报价。 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医药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调整发展战略,以合理利润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共同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