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交流  财经前言
新证网 首页 科技 查看内容
10

旧物新生:解码“以旧换新”背后的绿色经济新动能

摘要: “以旧换新”政策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在享受科技升级带来的便利时,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实惠。然而,随着大量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被淘汰,一个疑问悄然浮现:这些旧物会不会成为新的“电子垃 ...

“以旧换新”政策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在享受科技升级带来的便利时,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实惠。然而,随着大量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被淘汰,一个疑问悄然浮现:这些旧物会不会成为新的“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真的安全可靠吗?

这位网友的提问,不仅触动了公众对绿色生活的关切,更揭示了绿色发展新业态下的重要议题。就在不久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运行,正式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只需轻点“芯碎无忧”小程序,即可完成旧手机的回收预约。

旧物回收之旅:从“废弃”到“重生”

手机回收,究竟靠不靠谱?让我们跟随一只旧手机的回收旅程,一探究竟。

随着数码产品被纳入国家补贴范围,上海市民张女士决定为家中添置一部新手机,而旧手机则交给了家门口的回收门店。当天,这部旧手机便被运往当地一家具备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在自动化分拣线上,红外光谱仪为机身进行了一场“全身体检”,精准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含银量0.19克、铜25.8克、钯0.015克,符合二次利用标准。”当主板被送入熔炼炉,不仅析出了0.034克黄金,塑料外壳也经过粉碎再生造粒,变身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微型听筒则经过声学测试,被送入助听器工厂,助力听力障碍者重获声音世界。

这样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转化,并非个例。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三笔账算出旧物回收的“划算”

“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带动了回收和拆解量的双增长,更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回收这些旧物,真的划算吗?

从环保账来看,1吨旧手机能累计提取约400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800公斤、有色金属约40公斤;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循环经济对“双碳”目标的坚实支撑。

从经济账来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以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为例,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当地形成了包含1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89亿元,成为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求的生动实践。

从安全账来看,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全程有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这种安全闭环,正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的生动体现。

打通梗阻:让旧物回收更便捷、更高效

尽管旧物回收划算且意义重大,但回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梗阻。比如,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缺乏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低,消费者更倾向于卖给街头商贩;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

为了打通这些梗阻,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亮出诚意。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企业方面,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回收旧物可获得碳积分并兑换权益;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2024年底已转化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80余万吨。

向“新”而行:循环经济引领绿色未来

今天,我们关注“以旧换新”后旧物的去向,既反映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也体现了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循环能力。这背后,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

向“新”而行,关键在“循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废旧物资从“鸡肋”变身“富矿”,循环经济由“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在这场从理念、技术到服务的系统性变革中,中国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正同步跃升,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1.本文由入驻新证网新证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证网立场。
2.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
4.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10条评论

最新评论...

如兰子2025-4-10 14:10引用

难以让人信服

冬瓜部落2025-4-10 11:38引用

见解独到

汪桃民2025-4-10 11:13引用

佩服

汪桃民2025-4-10 10:07引用

文章写得真好,简单易懂

冬瓜部落2025-4-10 09:17引用

您的文章让我领略了知识的魅力,期待您未来的更多分享。

洪柒2025-4-10 04:58引用

分析细腻,让我大开眼界。

杏林一叶2025-4-10 02:36引用

极力支持!

哈尼甜心2025-4-9 22:29引用

赞一个

常旭2025-4-9 17:11引用

好内容

拿铁孤凉2025-4-8 15:22引用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

查看全部评论(10)

本文作者
2025-4-8 14:50
  • 0
    粉丝
  • 16159
    阅读
  • 10
    回复
热门评论
排行榜
Copyright   ©2015-2016  新证网    ( 京ICP备20220262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