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迎来了一波新的投资热潮,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投资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展现出对光伏领域的强烈投资信心和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 3月15日,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能股份”)披露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韶能集团韶关市瑞储新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瑞储新能”)拟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二期第四批项目,规划总装机规模为20.66兆瓦,项目总投资约合5989.50万元。同日,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永州市新田县新圩站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安乡县陈家嘴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共计280兆瓦,合计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5.57亿元。 韶能股份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业务蓬勃发展,为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公司在现有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业务基础上,于2023年延伸拓展光伏业务,投资建设了光伏发电一期项目,经营状况良好。此次投资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利于降低公司旗下部分企业的综合用电成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指出,多家企业近期投资新建光伏项目,意味着光伏企业对光伏领域的投资信心显著增强。这一波投资热潮的背后,是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共同推动的结果。 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两项政策分别以4月30日和5月31日为时间节点,对光伏项目进行“新老划断”,明确了政策执行的分界点与光伏增量项目全面入市的起点。政策的出台为光伏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预期,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 同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预测,我国电力需求将持续保持刚性增长,绿氢、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用电需求将显著提高。这为光伏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然而,光伏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多家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由于行业供需矛盾加剧导致终端产品价格呈下行趋势,产业链各环节盈利面临较大挑战,公司业绩承压。为此,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纷纷行动,推动光伏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政策端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从多个方面提出有关要求,推动光伏制造行业提质增效。行业方面,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多家光伏上市公司签订了自律公约,对产能进行管控,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此外,上市公司还在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行业技术创新水平。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在顶层高度重视及指导下,光伏产业自律共识达成,产业链通力协作,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供给加速调整确定性强。若需求向好,行业有望重迎增长期。 袁帅进一步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光伏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将日益增强。未来,光伏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