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组件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抢手局面。问题并非出在价格上,而是货源的紧俏成为了关键。一家光伏电站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 据悉,当前的“抢装潮”主要集中在分布式项目领域。由于组件供应紧张,一些企业甚至不得不从集中式电站项目中调配之前集采的组件,以满足其分布式项目的需求。 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发布的周价格报告显示,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的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涨价主要是由近期的“抢装潮”所引发,预计抢装高峰过后,价格将会有所回落。 对于此次价格上涨,多位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一家光伏头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下半年没有新增市场来补充需求,光伏产业链的涨价趋势可能难以持续。目前,许多企业都本着谨慎原则,没有盲目大规模提升产能。 价格波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InfoLink Consulting在最新的周价格分析中指出,受下游“430”和“531”抢装节点带来的旺盛需求以及电池环节涨价的驱动,过去一周,硅片环节的价格持续上扬。在组件环节,虽然出现了少量0.78元/瓦至0.8元/瓦的高价订单,但大批量成交尚未出现。 “430”和“531”这两个时间节点对光伏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前者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网接入方式和上网电价调整的时间分界点,企业为锁定原有电价政策红利,纷纷赶在4月30日前完成备案并尽快并网;后者则是增量项目全面入市的节点,新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要进入电力市场交易。 一位光伏电站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在新政策的推动下,购买组件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但生产企业对目前短期的市场行为保持谨慎态度,产能提升有限,这导致了组件短期内的供应紧张。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基绿能”)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目前光伏组件的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出于谨慎原则,并没有盲目提升产能。 InfoLink Consulting预测,随着后续政策抢装节点的结束,考虑到厂家的运输与交货周期,电池片整体价格或将在4月中旬后伴随国内需求退坡而有所松动。 面对市场的大幅波动,光伏企业表现出了冷静和理性。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在近日召开的首届BNEF北京峰会上表示,市场的大幅波动对企业永续经营是巨大的干扰。企业既不希望看到价格像去年那样大幅下降40%至50%,也不希望看到像今年这样出现非理性、难以预测的上涨。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与储能业务群总裁祝道诚也在峰会上表示,目前光伏行业正面临产能出清的前夜或正在逐渐进行中。在此过程中,各环节制造型企业,特别是组件制造企业,都不愿意在这最后阶段“失血”。产业链上游企业希望维持较好的现金流水平,一线组件企业也倾向于做出更冷静的决策。 王铁山表示,从光伏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看,行业正在慢慢复苏。短期的“抢装”并未改变行业供需错配的态势。从去年开始的行业自律到这次抢装下的冷静决策,显示了光伏企业在行业复苏过程中的理性。这对行业的复苏是有利的。 谈及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对下半年市场的展望,张海濛表示,自去年起,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招标价格已逐渐接近成本价。这表明,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报价都会更加理性。 王铁山还表示,“抢装潮”过后,光伏产业链的价格会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复苏上涨态势。对于光伏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来说,仍需继续强化行业自律和推动技术进步。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