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上周的会议虽然未出市场所料,但对于细致观察日本货币政策动向的人士而言,其中传递出的关于食品驱动通胀压力需保持警惕的信息,却蕴含着重要启示:利率上调或许会比预期来得更早。 与全球众多央行一样,特朗普政府对其贸易伙伴广泛征收关税给日本的货币政策路径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在试图评估美国连续加征关税的经济影响时,显得尤为谨慎。 然而,食品通胀粘性增强的迹象日益明显,这不仅提升了薪资持续上涨的预期,也可能促使日本央行保持稳健的加息步伐。这与美欧央行暗示将进一步降息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解释该行上周三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时,特别提到了美国上调关税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问题也是许多主要央行正在努力应对的。 但植田同时表示,在4月30日至5月1日的下次会议上,日本央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特朗普关税的潜在影响纳入其季度展望报告。这一表述暗示,会议加息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尽管市场目前的共识是在第三季度左右收紧政策。 植田在平衡全球不确定性担忧的同时,也向国内价格前景发出了鹰派信号。他暗示,日本央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上调短期利率(目前为0.5%)。 与以往淡化食品通胀为暂时现象的言论不同,植田此次明确表示,食品价格顽固居高可能对潜在通胀和公众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产生持久影响。这两者正是日本央行决定进一步加息步伐和时机的关键因素。植田指出:“食品价格上涨通常被视为可以忽视的供应冲击,但米价持续上涨意味着,这些上涨影响通胀预期和国民情绪的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风险。” 植田还透露,部分理事会成员在会议上提到了有必要对价格上行风险保持警惕。这一少有披露的会议讨论内容,突显出日本央行内部对国内通胀风险的担忧日益加剧。 他进一步补充道:“如果潜在通胀的上行风险加剧,这将是我们加快调整货币支持力度的一个理由。”这一明确信号表明,日本央行不会回避早于预期的加息,以稳定通胀预期。 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日本的食品价格也随之上涨,并且由于日元疲软导致进口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价格一直保持高位。去年夏季炎热导致的粮食歉收,更是引发了米价的飙升,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植田的言论凸显出日本央行对食品价格顽固居高的日益关注。近三年来,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使得通胀水平持续高于目标。 2月份,日本的核心通胀率达到3.0%,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6%,连续第七个月加速上涨。其中,主要米价飙升81.4%,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快涨幅。 一位熟悉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表示:“日本央行无法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等供应冲击,但重要的是这会持续多久。”另一位消息人士在谈到食品价格上涨时则表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未来价格走势的看法,并为加息提供理由。” 当然,在工资上涨尚未导致服务业通胀飙升(2月份为1.3%)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并不急于加息。同时,央行在制定政策时关注的长期通胀预期,也没有显示出与2%的通胀目标水平有明显偏离。 尽管如此,分析师还是表示,植田指出通胀超调风险的事实值得注意。这是一个迹象,表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会阻止日本央行加息。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首席债券策略师Naomi Muguruma表示:“日本央行可能不希望市场对其近期行动的押注消退太多。没错,特朗普那里吹来逆风,但一旦顺风开始吹起,日本央行似乎急于加息。它希望确保,任何提前加息都不会变成市场意外。” 目前,市场的主流观点是日本央行将在4月30日至5月1日的会议上按兵不动,以便花更多时间衡量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路透调查显示,许多分析师预计日本央行的下一次加息将在第三季度,最有可能在7月。但一些日本央行观察人士认为,近期的薪资和物价数据足以成为央行最早于5月1日采取行动的理由。 现任乐天证券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的Atago表示:“我认为日本央行尚未下定决心,但在我看来,植田的言论听起来像是为5月的现场会议做了铺垫。当人们经常购买的商品价格长时间持续上涨时,央行需要采取行动。我相信日本央行非常清楚放任食品通胀的风险。” |
说点什么...